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民生 > 正文

    惩治走私犯罪 守护国门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14 19:56:55    来源:今晚报     浏览:本月:

      近日,记者从三中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至2025年6月,三中院审结走私类刑事案件136件,86家单位、212名个人被判处刑罚,判决前追缴到位违法所得及罚金23615万余元。

      天津市三中院梳理上述案件发现,走私犯罪呈现出类型集中、对象多样化、手段进化升级、组织化明显等新趋势。其中,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两类罪名占比达到85.91%,成为走私犯罪中的主要形态。除了传统的日用商品、毒品、珍贵动物制品等走私对象,近两年还出现信鸽、“球星卡”、健身补剂、含有色情内容的“二次元”漫画、离岛免税商品等普通货物,以及国家管制出口化学品、境外冻肉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等。

      此外,随着执法部门打击力度加大,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不法分子钻监管漏洞、逃避打击能力随之升级,发展出掏箱换货、套代购以及“埋包”走私毒品等行为模式。走私犯罪中单位犯罪占比52.2%,犯罪分子纠集多个主体组成犯罪团伙,通过境外指挥、境内实施,分工配合各个环节完成走私。

      近年来,天津市三中院牵头与缉私、检察部门会签联动协作机制,推进各项长效协作机制落地落实,实现办案人员的高效精准对接和沟通,形成国门安全守护的矩阵效应;联合相关单位连续开展反走私宣讲进社区、进企业、进协会普法宣讲活动,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紧盯重大案件、系列案件,做好案件审查,严格落实证据裁判规则,确保案件质效。妥善处理涉案财物,促使走私案件被告单位及被告人主动退缴违法所得,缴纳罚金,全力为国家追赃挽损。

    来源:今晚报
    责任编辑:宗何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