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万象 > 正文

    预制菜国标博弈战:添加剂红线背后的资本较量

    发布时间:2025-08-06 18:10:39    来源:东北法制网     浏览:本月:

      事件

      2025年8月5日,《预制菜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引发行业地震。围绕防腐剂脱氢乙酸钠的用量上限,中国烹饪协会联合西贝、海底捞等餐饮集团主张0.3g/kg,而国家卫健委专家组坚持0.05g/kg,双方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会议室爆发激烈争论。

      技术

      防腐剂剂量之争的本质是保鲜技术代差:

      传统方案: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组合,可使红烧肉在4℃环境下保质45天,但0.3g/kg剂量下实验鼠肝脏出现纤维化(浙江大学2024年毒理实验)

      替代方案:超高压灭菌(HPP)技术可使保质期延至60天且零添加,但每份梅菜扣肉成本增加4.7元,中小厂商产线改造成本超200万元

      产业

      标准严苛度将重构市场格局:

      若按0.05g/kg执行,70%中小厂面临淘汰(湖南某厂测算成本上升23%),行业集中度从35%提升至68%

      资本已提前布局:高瓴资本注资HPP设备商水艺集团,美团买菜要求供应商2026年前完成技术切换

      冷链物流意外受益:严格添加剂标准将推动冷藏预制菜占比从30%增至65%,京东冷链订单暴涨300%

      争议

      农民群体成为隐形受害者:

      湖南岳阳芥菜种植户因添加剂标准收紧,收购价从1.2元/斤暴跌至0.4元(酸菜厂减少防腐剂后需新鲜原料)

      更根本的分歧在于:预制菜是否适用“传统工艺豁免”?湖南试图将坛子腌菜申报非遗规避监管,遭卫健委驳回

    来源:东北法制网
    责任编辑:宗何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