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不清”到“找不到”,直播间食品配料表“躲猫猫”现象引关注。9月11日,省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需警惕食品直播中的信息陷阱。
随着直播电商的火爆,食品类商品成为直播间热门品类。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原本应清晰展示的食品配料表,在直播间里却成了“隐形信息”。
面对直播间食品配料表的“躲猫猫”行为,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如果在商品详情中未见到配料表或配料表不清晰,下单前务必直接向主播或客服询问“配料表在哪里”“具体成分是什么”,可要求其展示包装照片或文字版配料表,并截图、录屏保存聊天记录,作为后续维权依据。不轻信口头承诺,警惕“绝对健康”“纯天然”“零添加”等绝对化宣传(广告法明确禁止此类表述),若主播声称“无某成分”(如无蔗糖、无防腐剂),但拒绝展示配料表验证,则可能存在虚假宣传嫌疑。优先选择“透明”商家,认准在直播间商品页面主动、清晰展示配料表的商家,这类商家通常更注重合规经营;若商家未公示配料表,或经询问仍不提供配料表,建议慎重购买。若因配料信息不透明导致购买到不符合预期的食品(如过敏、虚假宣传),保留直播录像、订单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可向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协会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省消协呼吁,直播电商平台应优化规则,要求食品类直播间必须以显著方式展示完整配料表,并在商品详情页同步上传。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对直播带货行为的抽查,重点核查食品配料表公示情况,对故意隐瞒关键信息、虚假宣传的商家依法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