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以来,由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的“千人同讲消防安全课”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支支消防宣传小分队深入各地校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互动教学,为师生们送去了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消防安全课。
理论课堂
敲响安全警钟
“同学们,遇到火灾要第一时间拨打119,说清具体地址、着火物和火势大小。”在阳泉市第十九中学校多媒体教室里,宣传人员的声音清晰有力。台下学生聚精会神,认真听讲。其间,宣传人员结合真实案例,通过课件演示、互动问答等方式,深入剖析火灾的成因与危害。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学龄特点精心设计,从低年级的“如何正确报警”到高年级的“校园隐患排查”,确保每名学生学有所获。在黎城县第三实验中学的课堂上,宣传人员则着重引导中学生识别“私拉电线”“堵塞通道”等校园隐患。尽管侧重点因学段而异,但两地活动都紧紧围绕“教会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目标有序推进。活动最后,宣传人员还带领学生们实地检查了教室的插座、走廊的消防设施,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实践。通过活动,“人走电断”的消防安全理念从校园传播至家庭,在每一名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
沉浸式体验
掌握逃生技能
“大家在使用灭火器时,一定要牢记‘提、拔、握、压’四字口诀。”在左权县一所中学的空地上,消防宣传人员一边讲解,一边向学生们演示灭火器的操作要领。随后,在宣传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提起灭火器,对准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实践中掌握了灭火技能。
与此同时,在阳泉市第一中学,一场模拟火场逃生演练正在紧张进行。警报响起后,学生们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着墙壁和疏散指示标志,快速而有序地穿过由专业烟雾模拟器制造的“浓烟区”。逼真的情境让每一名学生都切身感受到了火灾现场的危急,也深刻理解了保持冷静与秩序的重要性。
而在朔州市实验小学,消防员们将水带、破拆工具等专业装备搬进校园后,立即吸引了学生们好奇的目光。活动现场,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消防员对各类装备用途的详细讲解,有不少人还踊跃尝试,穿上厚重的灭火救援服,亲身体验了一回“小小消防员”的责任与担当。
这一系列形式多样、注重实操的宣传活动,将消防知识从书本带入生活,让安全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深深扎根。
创新形式
扩大宣传覆盖面
在朔州一中的教室里,宣传人员借助网络直播,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线上消防安全课。学生们通过屏幕与消防员积极互动,实时观看操作演示,随时在线提问。这种“一班授课、全校受益”的模式,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也让消防知识传递得更快、更广。
在晋中市卫生学校,消防宣传活动则化身为一场互动嘉年华。学校操场上设置了实验区和游戏区,消防员现场演示扑救油锅起火的正确方法,并邀请学生动手实操。学生们还参与了“消防消消乐”“水带保龄球”等趣味游戏,在轻松氛围中熟记消防标识、器材用途和逃生要领。这种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宣传方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效果。
这场覆盖全省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方式,切实提升了师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筑牢了坚实的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