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新闻 > 正文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 赋能古交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3 15:16:25    来源:山西法治报     浏览:本月: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是转型发展的坚实保障。当前,古交正处于推进“两区一地一城”建设、实现高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定法治自信、强化使命担当,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法治护航改革发展稳定、守卫百姓平安福祉,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一、坚持旗帜引领,坚定依法治市政治自觉

      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在学上下功夫,在用上见成效。一是常学常思常悟。依托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等主要载体,突出“第一议题”,采取会前学法和专题学法、交流研讨等方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将法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教育必修课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实现全覆盖,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二是突出战略统领。坚持将法治建设放在全市战略层面来抓,市九次党代会旗帜鲜明提出“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法治古交’”的奋斗目标,作为“五五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部署、系统推进。三是健全责任体系。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及各协调小组职能作用,健全“一把手”负总责的体制机制,每年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评议,形成“述法—评议—反馈—整改”环环相扣的链条,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责任体系和推进法治建设的制度体系。

      二、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水平

      坚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在依法行政中提升政府公信力。一是依法决策促发展。扎实推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构建“1+13”合法性审查工作矩阵,合法性审查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太古里康养小镇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全部通过合法性审核,为古交“两区一地一城”建设蓄力提速。二是整合资源优服务。整合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和监管平台,在市、乡两级全面开展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打造互联互通的自助政务服务超市,为经营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全天候精准服务。三是深化改革保规范。把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优化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局队合一”体制,2024年以来开展行政执法培训32期,强化执法监督,针对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过度执法等开展专项整治,以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扎实成效,做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

       三、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实践。一是扎实开展护企行动。一手减负松绑、一手服务赋能,以“联合执法”代替“多头执法”,“敲门问谏”开展入企服务,推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积极稳妥审理涉企案件,着力打造“无事不扰、有需必应”、具有鲜明古交特色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二是强化企业信用监管。全面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完善失信惩戒制度,推动经营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三是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健全民营企业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开创项目审批“282209”工作模式,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缩减至28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缩减至22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类项目缩减至9个工作日。四是助力企业成长壮大。设立初创企业法律顾问机制,为新设立的民营企业提供为期6个月的公益性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四、深化法治服务,全面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在基层治理中更加突出法治力量和法治效果。一是优化法律援助。持续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2024年通过法律援助挽回群众经济损失730余万元,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不断增强。二是全力定分止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警司网融合”工作模式,创新“七老”调解、“三法”调解等工作法,聚焦农民工欠薪、拆迁补偿、土地征收等重点领域,全力化解各类信访矛盾,今年以来调解成功案件197件,成功率100%,未发生“民转刑”案件,有效防范化解了一批重大风险。三是推进矫正安帮。积极探索社区矫正“队建制”管理模式,强化在册安置帮教对象管理,实现“机构实体化、队伍正规化、工作规范化、载体智慧化、教育帮扶多元化”。四是强化法治宣传。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5个、太原市级8个。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拓宽宣传渠道,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普法活动130余场,受众超5万人,涌现出《老王的家规》《次仁拉索》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精品。

      法治兴则事业兴,法治强则发展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将继续扛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提升对全面依法治市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科学认识,勇担“关键责任”、发挥“关键作用”、展现“关键作为”,带领全市上下以“法治古交”建设的新成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古交实践新篇章。

    来源:山西法治报
    责任编辑:宗何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