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舟山市普陀区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宁波海事法院、区海洋渔业局和区社会治理中心共同打造的海上融治理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据悉,该中心是全省首个实体化一站式海上矛盾纠纷解纷站。
近年来,坐拥世界三大渔港之一沈家门渔港的普陀区立足渔港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海上“融治理”方法路径,形成了以“海陆统筹、多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数字赋能”为特征的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基本解决了海上矛盾纠纷化解难、安全风险防控难、海洋治理协同难等现实问题。不久前,沈家门街道的“四步工作法”荣获“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2010年以来,普陀区持续保持“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称号。
据介绍,海上融治理中心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有海上服务中心、法治服务中心、数智管控中心三个大厅,聚合了涉海涉渔突出问题前端治理、涉渔纠纷调解、海上审判服务等功能,充分发挥多元化解力量,通过数字化手段、法治化方式解决海上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快速妥善化解在前端。
揭牌仪式后,入驻海上融治理中心的宁波海事法院法官与多个行业协会、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成功联调了一起因海上船只相撞造成燃油泄漏而产生的清污费用纠纷。
“宁波海事法院自贸区法庭、区司法局、区卫健局、区港航分中心、沈家门海事处、舟山海警局普陀第一工作站等相关单位常态化入驻海上融治理中心,可受理的案件从原本的普陀海域扩大到了整个舟山海域。”中心主任袁晓女介绍说,而且,海上融治理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形成“专家门诊”和“综合门诊”的互补。
据悉,今年以来,普陀区累计化解涉海企业矛盾纠纷520余起,涉案金额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