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清脆落下,近日,一场非法采矿、滥伐林木的刑事案件庭审在阳城县人民法院开启。与往日不同的是,旁听席上坐满了“特殊学员”,县自然资源局、河北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村干部,共计100余人参加。
庭审现场,法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有序推进,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规范严谨、层次清晰。审判人员精准把控庭审节奏,保障控辩双方依法行使权利,整个过程庄重严肃,充分展现了司法公正与威严。从法庭调查到法庭辩论,这场庭审将法律的威严与生态的脆弱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主审法官在庭审结束后,结合以往典型案例开展了普法宣讲,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调“破坏容易修复难”的生态规律。此外,还从执法流程、证据固定等方面剖析常见执法漏洞,引导基层工作人员提升精准执法能力。
庭审结束后,旁听席人员深受触动。“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观摩环境资源案件庭审。”一名镇政府工作人员感慨道,“比起文件学习,这样的‘零距离’教育更让人警醒。”一名村干部离开法院时深有感触地说:“今天这堂课,让我明白了咱守的不仅仅是块地,也是孩子们以后的饭碗。”自然资源局一名执法人员坦言:“庭审是一面镜子,既照见了违法者的侥幸心理,也提醒我们堵塞执法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