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猛于虎,祸出必有因。在德州,有这样一支交警队伍,他们通过对全市每一起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开展深度调查,理清人、车、路、环境、管理等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总结出事故发生的共性规律和特点,从而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守护群众生命安全。这就是我省首个具有编制保障的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专业队伍——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犯罪侦查大队。
“经过一年的实战,我们总结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必须将打击违法行为、排查整改隐患、开展警示教育以及对人、车、路、企的源头管理结合起来。”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领导、 交通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宋兆明说。 今年以来截至11月底,该大队共开展深度调查260起,发现隐患704 处,推送整改建议450条。全市一般程序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疫情发生前的 2019年,分别下降 44.34% 、39.97% 。
深化运用21种罪名控源头严打击重追责
今年3月11日 2时50分许,禹城市发生一起重型仓栅式半挂车与面包车相撞事故,致2人死亡、6人受伤。该案的深度调查报告显示:半挂车司机郝某某事发时已连续驾驶7个小时,监管平台对肇事车辆进行过 2次疲劳驾驶预警提示,但车辆所属的山西省长治市某运输公司监管人员没有进行任何处理;面包车上9名驾乘人员均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两车驾驶员均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长治市某运输公司实际负责人马某某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通过对这起事故的深度调查以及综合数据分析,针对凌晨时段通行车辆存在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今年5月以来,德州交警支队强化“凌晨勤务”,制定“一警四查”勤务机制,重点鸣笛警示疲劳驾驶,严查面包车、中巴车等,凌晨见警率、管事率全面提高。
凌晨勤务开展以来,德州交警凌晨时段查处疲劳驾驶违法行为3350起,违法量逐月下降,凌晨道路交通安全指数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全市0-5时一般程序交通事起数、死亡人数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34.1% 、55.38% ,减少死亡 36人。
“ 03.11” 案是市局赋予交通犯罪侦查大队侦办21种交通类刑事犯罪权限以来,大队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进行立案侦查的第一案。今年以来,大队侦办涉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等多个罪名的交通类刑事案件95起,对 102名涉嫌交通领域违法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排查隐患促整改办一案震慑一个行业
站在德州街头不难发现,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 快递车辆陆续有了一个新“标配”——号码放大数倍的反光车牌。这是德州交警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并深化快递、外卖行业“亮尾行动”的一个缩影。这一行动,源于一场血的教训和一次事故深度调查。
2022年10月13日 20时45分许,快递小哥马某某驾驶一辆正三轮载客摩托车送货途中,经德城区长庄路某小区门口时,与一名行人发生碰撞,致行人死亡。经事故责任认定,马某某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且未按规定车道行驶,负事故全部责任。交通犯罪侦查大队对此案件开展深度调查,分析肇事车辆、 肇事人供职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
调查发现,马某某供职的公司尚有 14名员工准驾车型不符、24名员工无驾驶资格证,且公司管理人员明知此情况却放任不管,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为此,公安部门对马某某以及其供职公司负责人、涉事快递业务承包合伙人均以涉嫌交通肇事罪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处罚、打击不是最终目的,根除安全隐患才是治本之策。该案的深度调查工作结束后,2022年11月8日,德州交警支队召开全市重点行业领域道路交通事故视频警示教育会,邮政快递公司、外卖公司法人代表悉数参加,敲响安全警钟。今年7月12日,德州交警支队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召开全市快递、外卖行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进会,部署电动三轮车、外卖车辆“亮尾行动”以及快递、外卖公司建立基础信息台账等多项措施。截至目前,德州市快递外卖电动车“亮尾”放大号率达9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