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拥有刑事科学技术和法学双学位,复习50余天就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福建省公安机关党史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福建省公安森警部门首届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大比武”中获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在福建省公安机关昆仑“大比武”中获一等奖……这个特别“会考试”的民警,就是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侦查大队二中队一级警长陈建华。
“我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的考试型选手,只是想尽己所能,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不给自己留遗憾。”陈建华笑着说。比赛前,他会仔细研究考试范围、比赛规则,找准复习方向,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这才成为一个特别“会考试”的人。
2023年3月,厦门市公安局成立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食药环知森’犯罪涉及的行业法律法规多、专业性强,我每接触一起案件,就解锁一个行业领域知识。”陈建华不断学习,不断丰富知识面,更好地应用在案件办理中。
2023年3月,陈建华参与侦查福建省第一起生产、销售伪劣电子烟案。他在调查整理案件时发现,目前全国缺少贩卖假冒电子烟的参考判例,没有可直接援用的司法解释,此类案件如何认定成为难题。陈建华积极推动专案组与检察院、烟草专卖局沟通协调,检察院最终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批捕22名犯罪嫌疑人。案件的成功破获,为今后侦办此类案件提供了借鉴。
“面条”指的是缅甸蟒,“绿树”指的是绿树蟒,“薰衣草”指网纹蟒变异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异类宠物流行起来,并呈现了网络化的趋势。为了有效打击此类犯罪,陈建华不仅学习法律法规,还学行话、学辨认真伪。
为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违法犯罪线索,陈建华搭建了一个数据模型。“有些人买卖珍稀保护动物,就会买卖宠物笼、饲料之类的东西,就会留下痕迹。”陈建华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再通过逆向侦查,串联起案件线索,并通过数据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搜索、比对和研判。仅两个月就破获11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