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办案民警远赴山西太原,并在当地警方支持下,及时抓获了两名在滨海新区入室作案逃窜的嫌疑男子。这传承了滨海新区公安局因病去世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许喆负重拼搏、锲而不舍、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刑警精神。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四级高级警长许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9月15日7时许在滨海新区病逝,年仅43岁。
许喆从警22年,一直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00余起,抓获涉案嫌疑人900余人。他舍生忘死、英勇无畏,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冲锋在前、迎难而上;他心系群众、一心为民,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工作,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公安事业。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2012年被评为天津市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23年8月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初识许喆,是在2005年滨海新区公安局青年民警座谈会上,我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沉稳、干练、机灵的小伙子。”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李辉向记者介绍道,“会后,他找到我说想干刑警,语气急切且坚定。他身上,有刑警那股子劲儿。当年7月,许喆凭借在防暴队的优异表现,如愿被遴选到了刑侦一大队,我们如师徒也如兄弟的缘分开始了。”一大队主要负责滨海新区重特大刑事案件,工作强度大、任务重。至此,李辉见证了许喆的快速成长。
刚到一大队时,许喆像海绵吸水一样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历年案卷,发现疑难问题就追着李辉等经验丰富的民警请教。从勘查现场、分析线索,到侦查抓捕、审讯嫌疑人……他逐步掌握了各项工作技巧要领。有一年,辖区内发生了一起重大案件。案发现场没有监控探头,参战民警调取了周边各主要路口的监控视频,进行了大量比对,但迟迟找不到线索,案件侦破工作陷入僵局。许喆外出办案返回队中后,经缜密分析,推测嫌疑人可能从途中一条不起眼的小路逃离,于是立即改变侦查方向,和同事们调取新路线相关视频进行追踪。接下来20余个小时,他们逐一排查了途经的30余部车辆,并结合车辆和走访情况,重点对一名嫌疑人进行审讯,发现对方言辞闪烁,心神不定,非常可疑。此时,许喆已经连续奋战30余个小时没有合眼了。他坚守岗位,持续攻坚,实在太困了,就用凉水洗把脸提提神。最终,他成功攻破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结合现场证据,促使其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当刑警,熬夜侦查、舍命追逃是常事儿。许喆这个“拼命三郎”身体上的小病痛总不当回事儿。在侦办一起特大案件时,许喆总是肚子胀痛,吃不下饭。李辉多次要送他去医院检查,但他说:“师父,等案子结了,咱们再去。”许喆在刑侦岗位上不断磨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逐步成长为队里的中坚力量。2013年,他被任命为一大队副大队长,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工作也更加忙碌了。
2013年12月9日1时许,滨海新区发生一起重大案件。案发后,许喆和同事们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侦查。可是,案发现场周边空旷,有价值的线索寥寥。许喆迎难而上,统筹兼顾,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和同事们先后走访百余人次,调看了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海量监控视频,对滨海新区、津南区40余家加油站、医院、宾馆等场所进行了摸排……经深入侦查,他们锁定了嫌疑人,而此人在案发后不知去向。许喆深知破案时机稍纵即逝,于是和同事们开启了“连轴转”的工作模式,经深度研判发现嫌疑人已在上海落脚。案情不等人,时间更不等人。他甚至来不及告诉妻子一声,就和同事们赶赴上海实施抓捕。当年12月12日,他们在上海的一家网吧内将嫌疑人抓获。从接手案件到将嫌疑人押解回津,连着三天四夜,许喆为了破案几乎没怎么休息。他在给妻子发微信时愧疚地表示,由于案发紧急,临走时没有和她联系,而妻子也表示理解,还安慰他说:“案件破了,没白受累。”并附上了家中百合开花的照片。
许喆先后经历了8次化疗,但他一直心系工作,出院后返回岗位,与民警研判疑难案件,并尽所能将刑侦经验传授给年轻民警。他说:“还能回到工作岗位,就是对我最好的奖赏。我将病魔当成人生对我的另一种考验,就算生命有限,我也要尽量发光、发热。”直到生命的最后,许喆还牵挂着一起案件的侦破进程。正如李辉所说:“他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是滨城刑警的荣耀。”
许喆用短暂的一生,践行了一名公安民警对党的绝对忠诚,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深刻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不忘来路,不问去处,他用铁肩匡扶正义,用热血铸就忠诚。英雄已逝,浩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