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爷爷,我给村里的爷爷奶奶们讲您教给我的法律知识,爷爷奶奶都夸我厉害,我以后要学习更多法律知识,做更厉害的普法‘小先生’。”“赵爷爷,今天您再给我们多讲讲法治故事吧。”退休检察官赵玉刚一踏进教室,孩子们就兴奋地围着他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为法治宣传所做的努力。 退休前,赵玉刚是德州市庆云县检察院的检察官,同时也是庆云县尚堂镇中心小学的法治副校长,2021年7 月,赵玉刚退休后在该校校长的一再挽留下,以校外少先队辅导员的身份继续延续对孩子们的法治守护。
守护未成年人不仅要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也至关重要。赵玉刚针对农村地区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的情况,结合少先队员普法教育,在学校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我是普法‘小先生’”少先队员普法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小先生”们走进村民家中,送法、释法、普法。 遇到不识字的村民,“ 小先生”们就逐字逐句地将法治宣传页上的内容念给他们听。几个月下来,“小先生”们遍访4 个村庄1000 余户,给村民和自己带来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法治教育体验;由少先队员刮起的普法风,也带来了村民学法、用法热。此次活动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除此之外,赵玉刚还加入了庆云县“五老志愿者”团队,是非常活跃的一员。他利用自己在检察一线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编写了“遵纪守法 做个好孩子”等演讲稿。两年多来,他的宣讲脚步踏遍城区和乡镇10余所学校,将法治的阳光照进3000余名学生心中。他也因此成为了孩子们心中和蔼又神秘、有很多小故事的“赵爷爷”。
“赵书记,您帮李爱国找的这所学校太好了!不仅能学知识,还能学手艺,真是帮了这孩子的一辈子。”一位小林村村民高兴地对赵玉刚说。
原来,退休前赵玉刚在小林村当过“第一书记”,任职期间,他总是积极主动帮助村民解决难题,尤其是关注农村孩子的成长。直到现在,村民们还亲切地称他为“赵书记”。
李爱国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是个脑瘫儿,他的成长、生活一直受到赵玉刚关注。在退休后一次回村看望中,赵玉刚了解到李爱国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由于他的情况特殊,村里的学校没有能力接收。“上不了学,以后可咋办呢?”李爱国的母亲哽咽地向赵玉刚说道。残疾儿童接受正常教育是成人后自理自立、 为社会作贡献的基础,赵玉刚暗下决心一定要帮李爱国联系一所合适的学校。随后,他四处打听特殊学校的信息,终于在实地考察了多所学校后,找到了一所适合李爱国的。为了能让李爱国更好适应校园生活,赵玉刚将他的信息整理成册,并与学校负责人进行详细沟通。
“我们学校的老师大都接受过系统学习培训,有一技之长,自己都有一套适合特殊学生教育的方式方法,您放心吧!同时,考虑到李爱国的家庭情况,我们决定吃住全管,费用全免。”赵玉刚的悉心叮嘱和爱心奉献,深深感动了学校负责人。
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阳红。赵玉刚用他的爱心、热心,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持续发挥余热。他常说:“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路上永无‘退休’之说。我要努力讲好每一堂法治课,以法治之力守护更多孩子,为关心下一代贡献力量。”
来源:山东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