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宣传 > 正文

    鱼池漏水 楼下遭殃

    发布时间:2025-02-17 16:44:08    来源:韶关日报     浏览:本月:

      近日,乐昌法院妥善化解一起物权保护纠纷案。这场因“漏水”引发的纠纷随着双方握手和解落下帷幕。

      事情要从2022年说起,李先生的商铺位于乐昌某路段一楼,二楼则是一家超市。某天,李先生发现自家商铺的天花板、墙壁等处出现渗漏水现象,于是通知物业公司上门查看。经查看,渗漏水位置正处于超市水产区的鱼池。于是,李先生联系超市,要求修复商铺墙面,但一直未得到答复。不久后,商铺天花板、墙壁等处出现发霉、脱落等现象,李先生只好先行联系工人进行修复,共花费1.8万元。但渗漏水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超市方面也迟迟未给予有效回应,一怒之下,李先生将该超市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赔偿修复费用6万余元。

      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认为双方纠纷主要源于对补漏修复的方式、费用等存在不同意见。考虑到双方经营多年,本着和谐相处的原则,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一起坐下,耐心细致地阐述相关法律规定以及鉴定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

      “鉴定耗时耗力,责任方还要承担鉴定费,倒不如省下评估鉴定费用来修复漏水位置。”法官向超市方释明责任方需承担的修复责任,同时,从有利双方商铺经营的角度劝解双方当事人。终于,超市方同意自费聘请施工单位对渗水点进行补漏施工。这时,李先生又提出了意见:“万一超市找的施工单位不合格怎么办?如果再次出现渗漏水现象,他们不管或者搞‘拖延战术’怎么办?”

      “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对方不按约履行义务,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官的一番话彻底打消了李先生的顾虑。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超市方自费聘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对渗漏水问题进行修复,如再次出现渗漏水情况,超市也将继续修复至问题彻底解决。此外,超市方对受损的墙面进行重新粉刷,并赔付李先生已支出的1.8万元修复费用。法院据此出具了民事调解书给双方当事人。至此,这起物权保护纠纷在“柔性调解+刚性释法”中顺利化解。

    来源:韶关日报
    责任编辑:宗何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