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宣传 > 正文

    公安部门提醒勿掉入黑客陷阱

    发布时间:2025-03-10 21:48:11    来源:韶关日报     浏览:本月:

      随着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WiFi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上课自习还是休闲娱乐,大家都习惯随时随地连接网络。

      公安部门提醒,近期多地高校曝出学生因连接不明WiFi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隐私数据被窃取的案例。校园周边的“免费WiFi”可能并非福利,而是黑客精心设计的陷阱。

      黑客通常会在校园周边设置名称为“校园免费网络”“CMCC-Free”等的WiFi热点,诱导学生连接。这些WiFi看似与正规网络无异,但实际上却是黑客用来窃取数据的工具。一旦连接,黑客便可通过技术手段轻松获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甚至设备中的隐私文件。一旦被盗,黑客可以轻易获取学生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许多学生的校园卡与支付账户绑定,黑客通过伪WiFi窃取账号后,可以直接进行恶意消费,导致学生财产损失。黑客还可能通过伪WiFi入侵学生的电脑或手机,窃取照片、文档等隐私文件,甚至植入木马病毒对文件进行加密勒索,要求学生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解锁。

      如何防范伪WiFi陷阱?学校通常会提供官方WiFi网络,学生应优先选择这些经过安全认证的网络,避免使用名称可疑的公共WiFi。对于邮箱、学籍系统、支付账户等重要账号,建议启用双重验证。即使密码被盗,黑客也无法轻易登录你的账号。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可靠的安全软件,定期扫描设备,防止木马病毒入侵。同时,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登录重要账号或进行支付操作。如果发现WiFi名称与官方网络相似但略有不同(如多一个字母或少一个符号),务必提高警惕。此外,不连接无需密码的开放网络,这类网络的安全性极低。

    来源:韶关日报
    责任编辑:宗何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