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新闻 > 正文

    骗局揭秘:共享屏幕成诈骗新工具

    发布时间:2024-10-28 18:52:56    来源:韶关日报     浏览:本月:

      近日,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他的航班信息和姓名,声称其航班因故取消,需进行赔偿。为快速处理,客服要求李先生下载一款屏幕共享软件,以便“指导”他完成赔偿流程。

      李先生未加多想,便打开屏幕共享。在“客服”的引导下,他逐一打开手机银行App,并输入账号、密码及验证码。不久,“客服”表示赔偿流程已完成,李先生很快会收到赔款。

      然而,挂断电话后,李先生却收到银行扣款通知,账户内数万元被转走。他这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警方调查后发现,该“客服”实为诈骗分子,通过屏幕共享窃取了李先生的银行信息,并迅速转走资金。

      警方提醒,“共享屏幕”本是网络视频会议软件中的一个便捷功能,却被诈骗分子盯上,成为他们实施诈骗的新工具。那么,骗子是如何利用这一功能进行诈骗的呢?

      伪装身份:诈骗分子通常冒充“公检法”或各类平台的客服,利用获取到的受害人信息,编造理由获取信任。

      下载软件:获取信任后,以指导操作为借口,引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这些软件可能通过应用商店直接下载,也可能通过点击不明链接下载。

      实施诈骗:利用受害人下载的屏幕共享软件,以指导操作为由,诱骗受害人点击打开共享屏幕。一旦屏幕共享开启,手机上的任何信息都会同步显示到对方的电脑或手机上,包括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诈骗分子便利用这些信息将受害人钱财进行转移。

      如何正确退出“共享屏幕”?很多受害人在被骗后才发现,自己只是退出主屏幕或切换到了其他软件,但手机上的信息仍然在被骗子同步查看。正确的退出方式是在软件内点击关闭按钮,或找到功能键并点击“停止共享”,才能真正关闭“共享屏幕”功能。

    来源:韶关日报
    责任编辑:宗何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