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仁化法院长江法庭的审判庭内,被告当庭给付原告5万元,拖欠已久的欠款偿清,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王某与陈某是同一个村的村民,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2019年初,陈某因资金周转向王某借款6万元。陈某还款1万元后,剩余5万元欠款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其间,王某多次索要余款,均未果,无奈之下,将陈某诉至法院。
长江法庭在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通过与双方进行深入沟通得知,王、陈两家是世交,借款后,陈某投资失败,经济拮据未能及时还款,王某便多次催促陈某还款,还在村里大肆宣扬。陈某认为王家不顾多年世交情义,让其一家很没有面子,便不再还款。
还款容易,解心结难,为从根本化解矛盾,承办法官多次到村进行调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法官一边不厌其烦耐心地与陈某谈话、交流,从法律、道德和社会声誉等方面释法明理。另一边,建议王某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方的实际情况和感受。
经过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陈某终于意识到是自己违约在先,不仅给王某经济上造成了影响,也伤害了双方的友谊,他表示愿意立即还清剩余欠款。最终,在承办法官的见证下,陈某将剩余5万元欠款一次性支付给王某,王某当即原谅陈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