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制民生 > 正文

    提供被执行人线索,快递小哥收到200元赏金

    发布时间:2024-01-23 09:01:01    来源:东北法制网     浏览:本月:

      “法官,我发现悬赏公告里一名被执行人的行踪……”近日,快递小哥小寇拨通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悬赏电话。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执行干警立即赶到现场,确认对方为一起民间借贷案件被执行人陈某。

      陈某向王某借款13万元,逾期未还,于是王某将陈某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陈某偿还欠款,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经查,陈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人也联系不上。

      “被执行人在这里,跟我来。”在小寇的协助下,执行干警顺利找到陈某。陈某称自己一直在外务工,想要把欠款还上。当日,他向申请执行人王某偿还了3万元,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真是感谢这名快递小哥。”王某笑着说。而小寇也开心地收到了200元悬赏奖金。

      外卖员、快递员、网格员、保安员和其他志愿人员(以下简称“五员”)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着城市,如今这支社会力量又加入到人民法院的执行战线中——在温州中院的指导和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鹿城法院建立“五员+执”工作机制,依托“平安乐巡”APP内的“执行e站”程序定向向“五员”发布悬赏公告,实质化推进“终本出清”,最大限度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查人找物难一直是困扰执行工作的难题。”鹿城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余祯燊说,外卖员、快递员等是城市中流动的“观察员”,更容易发现执行线索。为此,鹿城法院推出“五员+执”工作机制,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渠道,每月重点向“五员”等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举报人提供被执行人下落或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据此线索取得实际执行效果后,申请执行人为举报人提供悬赏金。

      申请执行人同时可申请悬赏查找被执行人下落、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被执行人违法行为,包括被执行人可能存在虚假报告财产、违反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规定、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等行为。法院可依职权对涉民生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启动执行悬赏,调查查封物现状,以“五员”上门送达劝执邮件的方式,督促被执行人履行。同时,组织“五员”培训,为其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推动助执“利刃”主动出鞘。

      来源:浙江法治报

    来源:东北法制网
    责任编辑:雅君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