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终端发热!停止使用!”
谁都没想到,从业内领军企业处采购的电缆终端,刚在某电力公司的海底电缆工程中投入使用,就出现了情况。
经调查,电力公司认为该电缆终端在项目使用过程中存在重要隐患。
已安装的产品要拆除,未安装的产品将被退回。这场纠纷,不仅关乎着电力公司的工程进度,还影响着该领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中止履行的买卖合同
“海底电缆的附件采购事宜就交给你们了!”
2017年3月,某电力公司就某联网变电工程采购项目进行招投标,信立公司(化名)中标。考虑到绿缆公司(化名)在电力装备领域的知名度,信立公司就项目所需的产品与绿缆公司签订了《工业品买卖合同》。
数周后,终端、中间接头等电缆附件顺利运抵海边进行安装。
然而,项目投入运行后不久,电力公司就发现了终端发热的情况,危及电网安全。
电力公司立即着手调查发热原因,判断绿缆公司生产的终端,在海底电缆工程项目的使用中存在重要隐患,需将发热的终端进行更换。
因该工程涉及一个岛屿千家万户的生活用电以及岛上企业的生产经营用电,时间紧迫,信立公司立即重新采购终端并进行安装,同时中止履行与绿缆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并以质量问题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重新采购及二次施工等各类损失400余万元。
绿缆公司提起反诉,要求信立公司支付剩余货款、利息及中止履行导致的损失。
绿缆公司一审败诉,遂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共赢局面的不懈探寻
这起案子来到了宁波中院民三庭副庭长梅亚琴的手里。
本案中,双方签订的是买卖合同,而非定作合同。海底存在低温、高盐、水质环境复杂等情况,信立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并未要求绿缆公司针对铺设环境定制相应产品,终端发热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海底特殊环境导致的,不得而知。
此外,绿缆公司生产的终端于发货前经有关部门检测,质量合格。梅亚琴认为,电力公司的调查结论,可以得出该产品不适用于该项目的结论,但判断该终端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应当通过司法鉴定确认,但这显然会增加企业的诉讼成本。
对法官的种种考量,绿缆公司有关负责人十分感激。
据了解,涉案型号的电缆,在2006年之前,国内并不具备生产力,原因在于配套的附件被国外长期垄断。为了突破技术被“卡脖子”的困境,绿缆公司经过500多个日夜的科研攻关,终于拥有了附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成功推动该型号电缆完全实现国产化。
尽管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但考虑到多年来与信立公司、电力公司有过数次合作的友好关系,以及后续继续合作的可能,绿缆公司未坚持要求司法鉴定,而是向法官表达了协商的意愿。
得知绿缆公司的意愿后,梅亚琴多次与信立公司展开沟通,了解信立公司的态度,并寻求解决途径,希望为双方矛盾冲突的化解提供一个可能。
信立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招投标对公司的发展非常关键,其与电力公司曾有过多次合作,此次信任危机导致双方关系紧张,未来的合作也可能因此落空。更重要的是,重新采购和二次安装的开支致使公司资金压力巨大,这也是其决定将绿缆公司诉至法院的重要原因。
要尽快缓解信立公司的资金压力,也要兼顾绿缆公司的经营前景,那么这个案子就要一揽子解决!这个目标逐渐在梅亚琴心中明晰。
纠纷实质化解的圆满结局
稳定的经营环境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有了突破口,梅亚琴对纠纷的实质化解有了信心。
在法院的组织下,经各方沟通、多轮谈判,信立公司与绿缆公司就合同履行、损失金额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考虑到绿缆公司经营地在外省,为高效推进纠纷化解,梅亚琴组织双方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签署调解协议:对可以继续留用的电缆附件,绿缆公司承担保修义务;由绿缆公司向信立公司一次性支付200余万元,买卖合同涉及的退货、重新采购、二次安装等事宜的争议均一揽子化解。
最终,信立公司撤回了起诉,绿缆公司撤回了反诉,并全额自动履行。双方握手言和,表示今后可以继续合作。
近日的电话回访,更是让梅亚琴由衷为两家公司感到高兴。
绿缆公司以该案的妥善化解为契机,对制造工艺进行了优化升级,提升产品多场景使用的稳定性,并新增了多项专利,在创新上持续发力。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警醒。”绿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在订立合同时,要与对方充分沟通,明确实际需求和合同内容,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不断更新经营理念,为企业发展消除后顾之忧。
“以高效、双赢的形式化干戈为玉帛,对我们而言是个非常圆满的结果。”信立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法官,在顺利完成电力公司的项目后,他们公司又中标了多个项目,公司经营前景不断向好。
“梅法官,非常感谢你,为我们排忧解难!”电话那头传来了真挚的道谢。
这场纠纷起于海底,化于云端。其妥善化解的背后,离不开承办法官为纠纷实质化解的不懈努力,为减轻当事人讼累的数智思维,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法治担当,同时也离不开涉案企业专注发展的冲劲韧劲,以及为实现双赢而握手言和的互敬互信。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