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精神溜号”不可取,疏堵结合来治理

    发布时间:2024-05-09 11:07:11    来源:东北法制网     浏览:本月:

      近年来,职场“精神溜号”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少人持续性地做“仰卧起坐”——躺平但不完全躺平,摆烂但不完全摆烂。我们不仅要警惕行为躺平,也要警惕精神躺平,对此,我们应该正视此类现象,通过疏堵结合,化解“精神溜号”背后的职业焦虑。

      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端正工作态度。作为党员干部,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党员干部要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真正远离“四风”,做出人民满意的实绩。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针对干部的知识盲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开展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本领。做好“传帮带”,以饱满状态创造新作为。一些新录用人员进入单位工作后存在迷茫期,应及时安排导师传业授道解惑,帮助其明确职业规划和短期目标。

      完善晋升奖惩机制,营造向上氛围。在平时业绩考核中坚持“奖惩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能更好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决心,让干部在工作上更加专心细致、在心理上也能收获相应的满足,最终形成一个良好地激励循环机制,真正促使“精神溜号”的党员干部回归到干事创业的“正轨”上来。

      干事担当是为政之本,是党员干部职责所在。在其位必谋其政,战斗在为民服务前沿阵地的基层干部,理应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精益求精,全面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满腔热情地推动基层事业更上一层楼。

      杨澜 沧州市运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来源:东北法制网
    责任编辑:宗何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