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 正文

    做好乡村振兴“土特产”文章

    发布时间:2024-04-18 11:26:16    来源:东北法制网     浏览:本月:

      习总书记强调土特产的重要性,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份份土特产,既承载着无法割舍的乡愁,也映照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一方面,在土特产中我们能感受到家的味道,品味出浓浓的乡愁,正是因为土特产的独特之处,一方水土一方味。我国地大物博,从东北平原到黄土高原,从岭南丘陵到黄河流域,从江南水乡到天府之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禀赋,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我们走亲访友,会带上土特产作为伴手礼,春节假期返程之际,父母在行李箱里塞满家乡特产,那是一方水土,让我们留下的美好的回忆和送出的真挚的礼物,可见,土特产确实大有文章可做。

      另一方面,土特产因独具特色,会让各地群众有着满满的好奇心和市场需求。从而映照着广大的消费市场,各地琢磨透土特产这3个字,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要想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要找准路子,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既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首先,在“土”字上谋出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这就是“土”。每一方水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物产,这是“土特产”的自然之根。发展特色产业,要坚持依靠当地的气候类型和土壤成分构成种植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其次,在“特”字上求不同。土特产”之“特”,是一个地方的优势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是特点、特色、亮点。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在“产”字上下功夫。按照市场需求,挖掘传统特色产品,加以改革创新,推动从传统的个体小农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向品牌化、品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益和长期效应。

      农村“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乡村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就业和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做好“土特产”大文章,让广袤乡村产业更兴旺,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富裕,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呼之欲出。(运河区小王镇 马瑞)

    来源:东北法制网
    责任编辑:宗何
    东北法制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刊发部分内容摘录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占了您的版权,请邮件告知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1020994号-15
    Top